生老病死是人類發展的自然法則,沒有人能夠掙脫,只是“遲”與“早”的問題。
然而,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,年紀輕輕,少白頭,天天長吁短嘆,甚至不到30歲,卻好似風中殘燭,老態龍鐘的老人,自嘲“未老先衰”。這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?今天就來深入了解一下“未老先衰”的秘密!
《論衡·氣壽篇》中所說;“強壽弱夭,謂稟氣渥薄也……夫稟氣渥則其體強,體強則壽命長;氣薄則其體弱,體弱則命短,命短則多病壽短”。“先天責在父母”,先天稟賦強則身體壯盛,精力充沛,不易變老。反之,先天稟賦弱則身體憔悴,精神萎靡,變老就提前或加速。《呂氏春秋》中所說的:“年壽得長者,非短而緩之也,畢其數也。畢數在乎去害。何謂去害?……大喜、大恐、大憂、大怒、大衰,五者損神則生害矣”。即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劇烈的精神創傷,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能調節的范圍,就會引起體內陰陽氣血失調,臟腑經絡的功能紊亂,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,促進衰老的來臨。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曰:“以妄為?!拾氚俣ヒ病?。這里明確指出,把妄作妄為當作正常的生活規律,只活到五十歲就已顯得很衰老了。所謂妄作妄為,即錯誤的生活方式,如:勞傷過度、房勞過度、過于安逸等。《素問·疏五過論》指出:“故貴脫勢,雖不中邪,精神內傷,身必敗亡”。由于社會地位的急劇變化,會給人帶來精神和形體的衰老。《素問·五常政大論》中指出:“高者其氣壽,下者其氣夭”。高,是指空氣清新,氣候寒冷的高山地區;下,是指平原地區。因為“高者氣寒”,生物生長緩慢,生長期長,壽命也就長。而“下者氣熱”,生物生長較快,壽命就相應短促。
★面色淡白無光澤,感覺疲乏無力,明顯怕冷,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;★睡眠習慣改變:包括比以往難入睡,睡眠時間比以前少(通常是起得較早),晚上容易醒,白天又需要補覺等;★常不小心跌倒或差一點跌倒:因骨骼退化、肌力衰退、腳踝關節活動度變小,走路時就會不自覺拖著腳跟,不小心踢到物品或被絆倒;★走路速度變慢:因心肺功能下降,加上肌力萎縮、關節活動度變低,步伐會比以前小,快走時容易喘不上氣,或覺得累,想停下來休息;★眼睛容易疲勞:常眼睛干,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楚,對強光比較敏感等;★身高變矮、體重變輕:因椎間盤萎縮、骨密度變低,加上肌肉流失速度變快、細胞水分減少等,身高、體重會逐漸比以往下降一些;★上廁所比以前久、次數變頻繁:因腸道肌肉較無力加上腸道神經老化,腸道蠕動減少,容易便秘、解便困難的狀況。此外,膀胱容量會變少,且調控尿液的激素分泌變少,導致排尿頻繁,尤其夜間起來上廁所的次數變多;★記憶力下降,丟三落四,辦事效率變低,思維變慢,工作力不從心;★生病后,復原較慢:免疫功能會隨老化變差,受傷時,傷口愈合會比以前慢,感冒也需要較多天才會復原。
文章轉載于:廣譽遠龜齡集